云桌面能否实现包罗万千?
近年,阿里云、华为云、睿江云等公有云服务商在官网相继推出了云桌面的服务,主推以节省长期运营成本、便于集中管理、信息安全的优势与客户办公场景进行结合。但云桌面毕竟不是万能的,不同的使用场景需要匹配有对应的解决方案。
一、桌面轻办公场景
采用公有云的云桌面模式,一般为VDI模式,云桌面的客户端只负责显示,计算和存储全部在云端,因此对网络的传输带宽、时延的稳定性要求较高。一般只适用于轻应用,如桌面办公使用。
采用VDI的模式,优缺点明显。优点:数据和计算在云端安全性高、瘦终端要求性能低、成本低,集中管理的难度低。缺点:网络质量要求高,不适用于图形等高性能计算。
二、教育、医疗等重度办公环境
因电子教育环境,存在大量的局域网内部通信,一般视频教育1080p的环境,单台电脑的带宽将达到20M。如果电教室40台电脑,同时启动、教学,至公有云的云桌面的带宽将达到800M,这是无法承受的。
因此,目前提出了IDV的模式。即终端初始启动时,将远程的镜像下载到终端上,以后数据的存储、计算均在本地。但终端须启动虚机模式,cpu需支持VT。
三、更高性能、兼容性的胖终端模式
在IDV的模式下,终端运行在虚拟机环境,仍然存在虚机的资源消耗。为进一步提高性能,业界提出了RDV的模式,即终端初始启动时,将系统数据下载到终端中,终端直接工作在物理机的环境。
简单理解来看,RDV的模式实际就是买了若干台电脑,这些电脑具备远程管理功能。
四、对安全性要求高的私有云环境
在一些政务环境,要求办公的电脑基于内网,因此对安全性要求很高。因此要求云桌面必须是自建的平台,不能采用公有云的环境。
因此私有云的环境,只是物理环境是自建的,但采用DVI、IDV、RDV模式仍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选择。
总结,云桌面客户最看好的主要有两点:远程集中管理、终端的故障率低,甚至一些厂商认为云桌面能够提高数据共享的效率,不管怎样,云桌面的建设、使用,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对应的方案。采用一种技术解决所有的应用场景,就目前科技来说尚未能现实。
睿江云官网:www.eflycloud.com